
快一星期沒有更新blog, 趁著昨天去元吉屋與今日早起, 補個一篇食記. 這個月第二次去元吉屋了. 上一次去的是天津街31號的大店. 今天餅妹說想去吃. 小小的私念不想又去一次新店, 所以就提議去原始店.
元吉屋的原始店天津街63號是家只有6-7個位置的小關東煮店. 去年因為看了電視介紹之後, 趁著弟弟來台北找我, 我們便第一次來到這家小小店. 小小的規模, 有點像是路邊小攤子, 不過畢竟比黑輪攤大, 是個店面, 所以也有些燒烤之類的食物. 擠擠的關東煮店, 濃濃的日本風情, 老闆用心經營的元吉屋在八條通打響了名號.
(這張照片跟布哥在Ariel blog 裡的元吉屋那張照片真是有異曲同工啊!)

自從老闆開了空間比較大的天津街31號後, 餐廳重心就移去31號了. 63號的原始店由好像是老闆娘的妹妹負責打理.
31號大店因為地方大很多, 老闆的揮灑空間大多了, 菜色花樣便也多了. 感覺起來舊店還比較像是一家"關東煮", 以"關東煮鍋佔店面比例"來看, 也是這種結論吧, 哈哈哈. 新店則比較接近燒烤, 又不盡然是燒烤. 反而讓我覺得少了點特色. 不過東西還是滿好吃的.

要維持一家店的聲譽也不容易. 老闆去了新店, 兩家店相距又不遠, 可以想像老闆的熟客也會跟去新店. 上次來坐在老店裡時老店是滿的(六個位很容易滿吧~), 他們就建議不得其位而坐的客人移駕往新店去. 或者食料缺了, 他們也會說東西在新店沒空去補之類的. 恩, 雖然大店菜色多, 空間也變大, 不過小店的風情確不是大店能取代的. 坐在窄窄的巴台, 跟店家的互動直接很多, 也更能感受到關東煮鍋傳來暖暖的感覺. 這個感覺在冬天更棒. 新店的位置比較安靜, 舊店接進南京東路, 環境比較熱鬧. 不同時間的感覺可以選不同一家分店, 也是滿不錯的.
雖然原始店的菜色少一點, 不過也並非一成不變. 至少這次來與去年九月來時的就不太一樣, 與上面Ariel照的菜單也不一樣. 希望下次去也會有點小變化吧.
關東煮單點40元一樣, 或是5樣180元
油脂飽滿的鹽烤烤鯖魚.
雞翅明太子
好吃的鮭魚烤飯團
讚岐烏龍麵
上面的食物照片裡烏龍麵是去年吃的, 不過昨天牆上也有貼這一道. 另外我們還點了烤銀杏(癡呆狀況會不會好點?)以及烤松阪豬, 都很美味. 基本上我來了三次, 每次都吃的很開心.
留言
真的不錯..除了
其實單價有點點小高...wahah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