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台灣兩年多, 經過幾次西方名畫在台的展覽, 對看這類畫展已經失去了信心. 一方面在主辦媒體的強烈宣傳促銷下, 看展人潮總是多到根本沒法好好的看畫, 另一方面畫展的空間動線也非常令人失望, 看畫的品質低落. 台北市立美術館這次的「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Arcadie-Dans les Collections du Centre Pompidou), 雖然打著有許多名家名畫, 但也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這次端午後的週六因為有許多人要補班, 而我卻不用上班, 忽然想起可以趁這天也許不會有太多人看展的日子來參觀一下. 不過後來發現其實不用上班的人非常多. 一時也讓我擔心看展狀況並不會如我想像的好.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由龐畢度中心副館長迪迪耶.歐登傑 (Didier Ottinger) 策展, 以普桑 (Poussin) 的「阿卡迪亞牧人」(The Shepherds of Arcadia) 這幅畫延申出數個主題: 黃金年代, 信使, 阿卡迪亞, 重現阿卡迪亞, 豐盈, 虛幻, 享樂, 和諧, 夜, 與草地上的午餐十個子題. Arcadia 原是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 理想國, 然而普桑的阿卡迪亞牧人裡卻指出即使在阿卡迪亞中死神也沒有缺席. 龐畢度館長對這次畫展的介紹說明此次主題: 此乃神話之境,烏托邦之地,既是難以捉摸的夢境,又是對未來許下的承諾。展出作品的作家包括了畢卡索、米羅、馬締斯、布拉克、布列松、夏卡爾, 雷諾瓦等人, 有油畫, 素描, 裝置藝術, 照片, 影片等各種型式的藝術. 注意的是, The Shepherds of Arcadia 這幅畫並沒有展出, 而投影在入口的布簾. 我就錯過了這個畫的投影. 進到主展廳後從反面看, 因為展廳過亮, 沒有看清楚這幅畫. 後來才想到入口的一遍漆黑就是為了看這個布簾投影. 當時以為不重要, 也沒想到要回暗房看.
以往看展都會租用語音導覽來幫助了解. 因為語音導覽太過線性, 在選取內容上失去彈性, 所以這次改買導覽手冊, 可以很有彈性的跳動翻閱. 不過, 卻發現自己的閱讀理解力很差, 閱讀速度慢. 以後也許還是用回語音導覽吧.
喜歡的東西:
拉拉尼的綿羊群
葛蘭‧布朗的結構與道德
吉賽帕‧帕諾內的呼吸的陰影
尚‧杜布菲的快樂的鄉村風景
夏卡爾的彩虹
一些報導
http://n.yam.com/msn/international/200904/20090418243427.html
http://times.hinet.net/times/magazine.do?magid=5504&newsid=2147266
http://volunteer2.nchc.org.tw/blog/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29&blogId=24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673&page=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