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王朝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勵行屯墾制度,由原來的部隊分派至各地屯墾,至土地開發完成形成聚落,便以初來拓墾的營鎮名為地名。高雄市內源於鄭氏王朝分派駐墾的地名有前峰、後勁、右昌、左營、前峰尾、營盤、草衙等地。此外,高雄市老地名三塊厝、五塊厝亦是沿襲自荷蘭人官佃制度的文武官田所形成的聚落。
三民區舊名「三塊厝」,地名溯自明朝天啟年間對臺灣的開發,鄭成功驅荷蘭人臺後,加緊開闢臺灣設鎮屯墾而來。明鄭時代,王姓、蔡姓、鄭姓、前來開墾,王姓在東段的〔橋頭〕;蔡姓在南段的〔海墘〕;鄭姓在西北段的〔後角〕,往後王、蔡、鄭三姓子孫在此形成三塊厝。台灣光復後,三塊厝在民國三十五年經重編的行政區就將三塊厝正式命名為現在的三民區。
高雄愛河流經三塊厝者稱為三塊厝溪(河南河北運河);由於『大鹽湖』(愛河的古名)流經這裡再經鹽埕注入大海,因此工業發展與近代的商業這裡都有,如南北貨集中在「三鳳中街」、「三民街」、愛河邊的磚窯舊景,都是她發展的足跡。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將火車站從原來的鼓山新濱火車站改建於三塊厝的高雄火車站,成為南部貨物集散的樞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