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8的文章

Euro2008

Euro2008 於昨天踢完了. 西班牙迎回睽違44年的歐洲盃冠軍. 本屆的歐洲盃是眼鏡碎滿地. 英國先被踢出十六強決賽外. 16強進入單淘汰賽後, 葡萄牙, 荷蘭與克羅埃西亞進四強的贏面應大於對手德國俄羅斯與土耳其, 但卻紛紛中箭落馬. 最後四強分別是德國對土耳其與西班牙對俄羅斯. 德土之戰中, 土耳其在主將上兵累累的狀況能踢進兩球只以一分之差輸給德國, 證明2006世界盃的第四名並非運氣. 西班牙以穩定的表現一路走進總決賽, 最後靠利物普前鋒(英超總算沾上點邊)Fernando Torres 的一分贏得了冠軍. 憑著過去在英國跟同事於世界盃猜勝負的經驗, 這次跟朋友小小的玩了一下, 猜四強二強與冠軍隊伍. 只有積分最高的是贏家, 其他人必須貢獻給贏家一瓶酒. 共有十個人參加, 最後九瓶酒被Steph獨贏去了. 因為有這個遊戲, 讓大家對比賽的關心程度提升了些. 在台灣做個足球迷並不容易. Euro2008 沒有一般體育台願意轉播, 如果想看必須三更半夜的少數有轉播的bar 去看球賽. 由於比賽皆是在台灣深夜舉行, 勉強只Brass Monkey 去了一場預賽與冠軍賽. 雖然看球賽的總人口不多, 不過Brass Monkey 的場子情緒非常高昂. 冠軍賽兩隊的自然支持者(德國人與西班牙人)並不多. 台灣同胞們自己分邊站, 吼的慷慨激昂.

失竊的孩子

失竊的孩子 Keith Donnohue (凱斯唐納修) 朋萱, 朱孟勳 譯 遠流出版 2007 2001年 Keith Donnohue花了八個月的時間寫成這部他的處女作, 卻直到2006 年才得出版並一炮而紅. 這本書以妖精調換兒(Changeling)傳說為主題虛構的一個似真似假的故事. 西方傳說調換兒會將小孩調包, 被調包的小孩因而成為新調換兒, 他的身份則被一老調換兒占用, 成為人類社會的一員. 而新的調換兒年齡將一直停留在被調包的年紀, 與其他調換兒在森林中生存, 直到他在人類社會中找到一個可以取代身份的小孩. 這通常是一百年後的事了. 經過這漫時間, 調換兒漸漸忘記自己僅有的一些幼兒回憶, 忘記自己原來的身份. 學習調換兒生活的各種技能, 並幫助最資深的調換兒竊取人類社會的身份重返人類社會. 本書的主人翁 取代者在人類社會竊取了亨利戴這個身份. 而亨利戴的本尊被迫成為調換兒社會裡的一員, 遺忘了自己的名字而稱呼為A一袋. 本書的第一人稱以亨利戴與A一袋一章一章交替出現. 故事的第一章中兩個角色第一次邂逅, 由新的亨利戴解釋何為調換兒, 調換兒如何幫他調換原來的亨利, 他如何回到人類社會展開他在新家的生活. 第二章中則由原生的亨利戴述說成為調換兒A一袋過程. 接下來的章節由兩主角各字述說”成長歷程”. 假亨利戴隨著時間過去, 開始去追尋在他成為調換兒之前身份. 而A一袋則也努力去回憶他為亨利戴的一切. 到假亨利戴有了小孩之後, 亨利戴又重新與A一袋有了正面的接觸. 兩方開始抗爭, 和解結束. 沒有特別被這本書吸引住. 圖書館預借的書遲遲不送來我們分館, 所以還是把他看完了. 原來 changeling 是這麼普遍的西方傳說,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都沒有注意到過.

忙錄的生活

一個月前開始接了些小工打, 賺點小酒錢, 因而開始特別忙錄. 加上住宿這裡的網路的穩定性越來越差, 部落格已經一個月沒更新了. 其實不是沒有動. 有些文寫一半, 存起來, 又沒動了. 這樣的忙錄的一個月其實還滿跑去SMWS的. 一方面想放鬆, 另一方面的理由很怪異: 最近開始頻繁的向圖書館借書. 而我變得非得在捷運上才能專心看書. 回到家裡, 要不是做小工的事, 要不就熱的懶在地上. 關渡到忠孝敦化或大安站來回的時間可以讓我趕不少章節. 捷運成了我的大書房. 你說不怪嗎? 最近稍稍在工作上做了些調整. 除了日常已經在做的分析工作, 加上了大量的文獻瀏覽. 因為封閉的工作環境與手邊繁複的計劃工作, 覺得已經與最新的學術發展脫節了. 最近總算學會了用 RSS 結合 Google Reader 的方式訂閱期刊的abstract, 大大提升了流覽的方便性.

Transferable Skills

把自己post在UKF職場版關於轉業的文轉錄過來, 並小修一下. 最近同事轉去別的公司做 RDPM. 她的PM 相關工作經驗是 0, 原先的助理工作也無法給她帶來傲人的實績. 不過新公司給她的薪水卻可以原單位裡其他與她同等級的同事羨慕. 為什麼? 我只能說也許是PM 的薪水行情可能本來就比她原先的薪水多了一個級數. 聽說那個公司在他們同業中也算有點規模. 這是一個沒有好的CV 也得到 30% 加薪的例子. 不過我相信這例子對一般人找工作沒甚麼幫助. 我來到現在的崗位的這次謀職是我自己提出薪水要求的第一次. 參考了學術界的薪水, 與另一個有公訂價碼的機構開給我的薪水, 在面試後我提出了我的數字. 沒想到老闆一口"沒問題"的答應了. 事後我只能怨我談薪水太嫩了! 應該獅子大開口讓他砍才對. 在英國的最後一份工作是約聘職的. 我任職期間部門開了個永久職缺, 正是與我做的工作息息相關, 分析資料, 設計實驗, 顧問, 幫助頂尖癌症藥物開發. 所以我也應徵這分永久職. 面試結束, 我沒有得到這個工作. 原因是"不擅以證據以外的方式說服人". 其實在開缺時他們就已經知道我不是他們要的人. 我是統計學院派出身, 更以強調應用統計先於理論統計自豪. 統計學家老說 'let the data speak', 我奉行不疑. 我沒得到這個統計研究員職缺, 不是因為我不能 let the data speak, 不是因為我專業技術不夠. 而是我用證據以外的東西說服人的能力不足. 這個東西不是我的專業能力, 而是一般所謂的 transferable skills 中之convincing skills (大家都知道我剛毅木訥不善言辭). Convincing skills 在職場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你說他跟專業相不相關? 界限很難劃分. 不過許多工作都牽涉到說服人. 根據我的前老闆說, 公司裡有太多人”無法被證據說服”. 所以為求目的, 常需不擇手段. 我因為不是專業能力的問題失去了一個工作. 再者, 比如許多事要照正常程序不免公文跑半個地球. 層層上報, 再層層下傳到目標單位, 再原路回來. 如果你有好的 interpersonal skills (交際手腕怎樣), 你可以讓事情變的容易進行, 工作變的

夜探米勒

(4th June) 星期三下午就這麼約了王子跟仙女夜探米勒展. 米勒展已經上週末開展已經引起一陣旋風. 夜探最主要的用意是希望避開週末的人山人海. 沒有先做功課就去了, 便用我的雙眼跟心自己來感受大家名作! 也許是幸運, 一如預期週間晚上看展的人很少. 售票處與入口都沒有隊伍. 等待時間為零. 場內可以平舉雙手碰不到人, 真是為之感動. 總算可以好好的欣賞一個展覽. 展場中唯一干擾到躲的是七點鐘的一團體導覽. 不過這也沒甚麼好抱怨的了. 這次的畫展分為四個主題區(以位置順序): 巴比松派的田園畫; 當時的鄉村主題攝影; 米勒的畫; 與米勒繪畫主題類似且受攝影影響的畫. 其中米勒區又分為三個區: 米勒早期; 晚禱與拾穗; 米勒晚期. 主題中的主題, 也就是此次畫展中的主角, 便是米勒的曠世名作晚禱與拾穗. 諾大的房間只有這兩幅. 晚禱與拾穗隔了十多公尺相望, 有足夠舒適的欣賞空間. 米勒成熟時期的畫充滿對農民的關懷與感情. 這種關懷與感情的表達躍然紙上. 縱然畫面細膩栩栩如生; 也讓觀看者保有許多想像空間. 但是, 我拋開過度的想像與細節, 忘記人們對三個拾穗貧婦身份的所有憶測, 不去猜想晚禱的內容與收藏的過程如何波折, 站在畫前單純的凝視. 晚禱中一對農民似乎尚未能結束一天的工作, 籃裡的馬鈴薯只有那一些. 似乎是聽到了遠方的教堂傳來了鐘聲, 放下了手邊的工作低頭靜立禱告. 這禱告必然是虔誠與衷心期望. 雖然無奈, 但還沒放棄. 拾穗對比三個拾穗貧農與遠方貴族地主大陣丈的收割隊伍, 遠方忙碌的情景與前方彎腰疲憊且孤立的三個人, 地上幾乎無穗可拾, 極樸素的紅黃藍綠色調, 讓我感到悲從中來. 米勒前期區的人物畫顯得無趣, 不過可以明顯看出米勒早期與成熟期的差異. 當中一幅篩穀者是米勒第一幅在沙龍中展出的農村題材作品. 篩穀者篩的穀子生動的好像真的飛了起來般. 篩穀者的描述也是細膩沒有遺漏. (6月19日追記) 其他的展區, 我對第一區田園畫比較鐘愛, 畫風與主題比較有特色. 最後一的區的畫則受米勒的影響, 有用類似主題的畫與米勒一別描頭的意味. 這樣的直接比較很容易就感覺到米勒的特出. 布荷東的"穗者之歸"把貧苦的拾穗者表現的尊貴的像希臘神祇; 柏杜安的拾穗者在雨前狂奔, 拾穗者有豐收之感. 不過, 這些感受是在看完米勒的悲情拾穗之後的感想.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