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的多媒體視聽盛宴」是一個神奇的經驗。關於20世界古典音樂我聽的不多。我跟大多門外漢一樣是聽傳統的古典音樂的。抱著傳統古典音樂的期待來聽前衛音樂,結果大概就是如遇五雷轟頂。不過還好我還算能接受一點前衛的古典創作,雖然聽完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是甚麼鬼啊」,不過今晚還可以安穩的睡覺。
今晚的音樂會由譚盾指揮台北愛樂演出譚盾自己三個作品:
1, 《紫禁城》, 選自歌劇馬可波羅
2, 《紙樂》交響協奏曲
3, 《地圖》尋回消失中的根籟
《紫禁城》選自1996年於慕尼黑首演的歌劇馬可波羅, 描寫馬可波羅在經歷千山萬水後第一次見到雄偉紫禁城的複雜感。本劇在1998年獲得 Grawemeyer Awards。《紙樂》為打擊樂與交響樂協奏曲,是為了2003年迪士尼音樂廳落成。這是譚盾的有機音樂創作系列之一。在有機音樂創作中譚希望將自然或日常生活可以聽到的聲音融入他的音樂創作。《紙樂》以紙為音源, 搭配交響樂,營造出新奇的感受。《地圖》是民俗音樂與古典音樂的融合。譚盾將他於湘西採集到的民俗音樂以多媒體呈現,搭配古典音樂創作, 造成不同時空中的素人樂師歌者與音樂廳裡的交響樂團對話。
短短的官式介紹完畢。
今天算是早到約定地點了。不過約好 一起聽的人遲到。等他們到最後五分鐘,最後匆匆忙忙的奔向音樂廳,差點要被關在外面。進去沒一會兒音樂會便開始。紫禁城奏完也才讓心跳緩和下來。 對這首熱場曲因而沒甚麼印象。大概就是覺得, 譚盾的音樂用了很多中國音樂元素,至於馬可波羅對紫禁城的甚麼複雜感受我就不懂了。
《紙樂》的紙樂器方面由旅美日本打擊樂手藤井遙等三人擔綱。紙樂器包含大型掛紙(敲打與抖動)、紙張(吹、抖、撕)、紙扇(開閤)、紙袋(吹吸與擊破)、紙掃(抖與敲打)、各種尺吋的紙箱與三個紙鑼構成的爵士鼓。大概是因為為了三個大紙掛所佔去的空間,所以樂團的弦樂部一部份排到三樓的兩側表演。樂曲由紙張的抖動開始。加上撕紙,感覺有趣。不過當三位女士開始吹紙時, 陰森的寒氣便迎面吹來。各種紙類產生的聲音沒想到也可以做為樂曲的一部份,不得不敬佩作曲家的創作力。那套紙紮的爵士鼓更是神奇。演奏者賣力的演出像是在向死去的人證明將為你們燒去的這紙紮爵士鼓可不是假貨。
《地圖》是由九件湘西民俗音樂採集的影音紀錄與大提琴及交響樂的協奏曲。主奏大提琴由英國Richard Bamping 演奏。第一個piece "鬼戲與哭唱"的開始給我的第一個景象是司馬中原講鬼。譚盾的背影配上那種調兒,就是這個感覺跑出來。當鬼戲的影音出來,搭配上譚盾的曲子, 兩者融成了一體. 因為鬼戲本身是舞蹈,這倒是有點像是電影配樂。音樂的主體性消失了,或是音樂本身的想像空間被影像壓縮了。音樂與影像成了一個新的多媒體藝術。第二piece 及以後的一系列影音與交響樂則比較像是協奏曲,因為影音的主體是音樂。影音的角色只是把另一個時空的主奏者帶到音樂廳來,反將想像空間拉大。
《地圖》結束,看我猛力鼓掌,希望換來幾首安可曲。不過,這場音樂會竟然沒有安排安可曲,留下錯愕的我們。
我們十個人買了團體票。花了560 坐800塊錢的位置,在二樓30 排。以這個票價坐到位置算是十分理想. 剛好在中間。雖然不是激賞,不過以算聽了場有趣的音樂會。˙
今晚的音樂會由譚盾指揮台北愛樂演出譚盾自己三個作品:
1, 《紫禁城》, 選自歌劇馬可波羅
2, 《紙樂》交響協奏曲
3, 《地圖》尋回消失中的根籟
《紫禁城》選自1996年於慕尼黑首演的歌劇馬可波羅, 描寫馬可波羅在經歷千山萬水後第一次見到雄偉紫禁城的複雜感。本劇在1998年獲得 Grawemeyer Awards。《紙樂》為打擊樂與交響樂協奏曲,是為了2003年迪士尼音樂廳落成。這是譚盾的有機音樂創作系列之一。在有機音樂創作中譚希望將自然或日常生活可以聽到的聲音融入他的音樂創作。《紙樂》以紙為音源, 搭配交響樂,營造出新奇的感受。《地圖》是民俗音樂與古典音樂的融合。譚盾將他於湘西採集到的民俗音樂以多媒體呈現,搭配古典音樂創作, 造成不同時空中的素人樂師歌者與音樂廳裡的交響樂團對話。
短短的官式介紹完畢。
今天算是早到約定地點了。不過約好 一起聽的人遲到。等他們到最後五分鐘,最後匆匆忙忙的奔向音樂廳,差點要被關在外面。進去沒一會兒音樂會便開始。紫禁城奏完也才讓心跳緩和下來。 對這首熱場曲因而沒甚麼印象。大概就是覺得, 譚盾的音樂用了很多中國音樂元素,至於馬可波羅對紫禁城的甚麼複雜感受我就不懂了。
《紙樂》的紙樂器方面由旅美日本打擊樂手藤井遙等三人擔綱。紙樂器包含大型掛紙(敲打與抖動)、紙張(吹、抖、撕)、紙扇(開閤)、紙袋(吹吸與擊破)、紙掃(抖與敲打)、各種尺吋的紙箱與三個紙鑼構成的爵士鼓。大概是因為為了三個大紙掛所佔去的空間,所以樂團的弦樂部一部份排到三樓的兩側表演。樂曲由紙張的抖動開始。加上撕紙,感覺有趣。不過當三位女士開始吹紙時, 陰森的寒氣便迎面吹來。各種紙類產生的聲音沒想到也可以做為樂曲的一部份,不得不敬佩作曲家的創作力。那套紙紮的爵士鼓更是神奇。演奏者賣力的演出像是在向死去的人證明將為你們燒去的這紙紮爵士鼓可不是假貨。
《地圖》是由九件湘西民俗音樂採集的影音紀錄與大提琴及交響樂的協奏曲。主奏大提琴由英國Richard Bamping 演奏。第一個piece "鬼戲與哭唱"的開始給我的第一個景象是司馬中原講鬼。譚盾的背影配上那種調兒,就是這個感覺跑出來。當鬼戲的影音出來,搭配上譚盾的曲子, 兩者融成了一體. 因為鬼戲本身是舞蹈,這倒是有點像是電影配樂。音樂的主體性消失了,或是音樂本身的想像空間被影像壓縮了。音樂與影像成了一個新的多媒體藝術。第二piece 及以後的一系列影音與交響樂則比較像是協奏曲,因為影音的主體是音樂。影音的角色只是把另一個時空的主奏者帶到音樂廳來,反將想像空間拉大。
《地圖》結束,看我猛力鼓掌,希望換來幾首安可曲。不過,這場音樂會竟然沒有安排安可曲,留下錯愕的我們。
我們十個人買了團體票。花了560 坐800塊錢的位置,在二樓30 排。以這個票價坐到位置算是十分理想. 剛好在中間。雖然不是激賞,不過以算聽了場有趣的音樂會。˙
留言
A-M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