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Choose the yum and risk the yuk?' (轉載並翻譯)

看到小小學妹機器人貼的聯結, 開啟後看到文章為機率與數理統計大師 Professor David Spiegelhalter OBE FRS 所著,內容又是關於現在的工作, 忍不住的往下看。順手也就翻了一下。寫的同不同意就先不管了。


By David Spiegelhalter
Professor of Risk Understanding,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題目: 'Choose the yum and risk the yuk?'

Do you waver as you reach for that bacon sarnie or glass of wine? Science tells us these things can be bad for us in excess.

But in this week's Scrubbing Up health column, risk expert David Spiegelhalter, says even those habits linked to risk can have benefits - and maybe people should be a little easier on themselves.


I own up. I am a serial risk taker. I live in a flood zone, cycle without a helmet, drink alcohol and on Sunday I had bacon for breakfast. I know that this is hardly Formula 1 racing, but reading the papers might suggest otherwise.

When the advice from cancer experts for avoiding bowel cancer is "try to avoid processed meats such as bacon, ham, salami, corned beef and some sausages", and women fearing breast cancer are told "there doesn't seem to be a threshold at which alcohol consumption is safe", then perhaps people like me are being grossly irresponsible.

Such stories bring a predictable response.

The threat from bacon sandwiches gave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Sun to produce the classic headline "Careless pork costs lives", while the Daily Telegraph was true to form and frothed on about the nanny-state denying us our bacon birthright.

But all these health warnings tend to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behaviour, just as scientific derision for homeopathy appears to have no effect on many people's enthusiasm.
So who is being unreasonable - the epidemiologists who give us health advice, or the public that duly ignores it?

Bacon sarnies
The curious fact is that both might be right.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se health warnings seems to be this: if you do more of something pleasurable (which we shall give the generic name yum) there is a higher risk of something bad occurring (yuk), so therefore you should avoid yum.

But when presented with this argument you might ask two questions. First, maybe the pleasure of yum makes the risk worth taking, especially if yuk might occur a long time in the future? Second, maybe there are other benefits of yum than could cancel out the risks of the particular yuk that has been identified?

So suppose bacon sandwiches are your particular yum: research shows that 50g per day - that is a great greasy three-rasher sandwich - increases your risk of bowel cancer by 20%.
But this means that out of every 100 people who stuffed down that big bacon sandwich every day of their lives - just imagine them - the number of bowel cancers would rise from five to six.

And this possible harm is way in the future. Again The Sun put in their inimitable style: "I would rather have the occasional bacon sarnie than be 110 and dribbling into my All-Bran".
In addition, if a middle-aged woman gave up alcohol, it might reduce her risk of breast cancer, but could increase risk of some other cancers as well as heart disease.

So we need to look at the whole picture before trying to get people to change what they do, since everything has benefit and harms - just think of the joggers who get knocked down by cars - and people need to be able to find their own balance.

'Nudging'

These issues are tricky, and reflect a basic tens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ety's points of view.

If everyone improved their lifestyle just a bit, then the benefits to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nation would be large but each individual would not notice the difference. An inspired epidemiologist, Geoffrey Rose, called this the Prevention Paradox and we see it being played out again and again.

That is why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attempts to create these shifts in behaviour by exhorting people to change tend to fail - and make them anxious and guilty.

It explains the current call for society-wide actions such as minimum alcohol pricing, and enthusiasm for 'nudging' people towards better behaviour.

When you find the muesli at the front of the breakfast counter, and the bacon sandwiches in an unmarked gloomy corner of the canteen, you know you're being nudged.

So as you reach for your yum, perhaps sometimes pause a moment and realise that you are taking a gamble on the yuk occurring, but that it may be a risk worth taking.

“選則好吃的而甘冒惡果?”

你拿培根三明治或一杯葡萄酒時會猶豫嗎? 科學家告訴我們這些東西食用過量時對我們是不好的. 但本週的Scrubbing Up health 專欄, 風險專家David Spiegelhalter說即使那些跟風險有關的習慣也可以有助益- 也許人們可以輕鬆一點來看待它們.

坦白的說,我是個慣於冒險者。我住在一個容易淹水的區域、騎單車不戴安全帽、喝酒,還有,星期天早餐我吃培根。我知道這絕不如一級方程式賽事,但是報紙可能有不同的建議。當癌症專家建議為避免腸癌應避吃加工持食品如培根、火腿、薩拉米香腸、鹹牛肉及一些香腸,擔心乳癌的婦女被告知酒精攝取並沒有一個安全標準量時,像我這樣的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這樣的故事會有些可預期的反應。

來自培根三明治的威脅給太陽報一個機會刊登像“不好的豬肉危及生命”這樣經典的頭條,同時每日電訊真的在推動一個奪取天賦吃培根權的保姆政府。然而這些健康警告對行為幾乎沒甚麼影響,一如科學的嘲諷無法影響人們對順勢醫療法的熱衷。

所以誰在那裡不理性-給我們健康建議的流行病學家或是忽略這些建議的老百姓?

培根三明治
奇怪的是兩者都可能是對的。健康警語的邏輯看來是這樣的:如果你從事越多令你感到歡愉的事(yum), 那就會有比較高的風險發生壞的後果(yuk) ,因此你應該拒絕yum。 面對這個的論述時你可能有兩個疑問:第一,也許yum的歡愉值得冒些險,特別如果yuk可能是許久後的未來才會發生;第二,也許yum有另外一個好處可以彌補這個特定yuk 的風險。

假設培根三明治是你特別的yum:研究顯示每天吃50公克美味油膩三片燻肉的三明治會增加腸癌風險20%。但是這意指每一百個每天吞進這個大培根三明治的人裡,想像,之中得腸癌的人從五個增加為六個。且這個可能是在很久後的未來才有的傷害。太陽報用他們獨特的風格寫道“我寧願偶爾吃吃培根三明治也不要口水滴進麥片般的活到110歲。”此外,一個中年婦女戒酒也許會降低得乳癌的風險,但是可能增加罹患其他癌症與心臟病的風險。

所以,在試圖說服人們改變時前我們需要做全盤檢視,因為每件事都有好有壞。想想,慢跑者可能被車子撞上,人們必須找到自己的一個平衡點。

善誘
這個議題很複雜,並反應著個人與社會關點之間的基本緊張。每個人改善他們生活型態一點點,雖然這個國家的整體國民健康會有很大的好處, 然而個人卻不會感受到這個差異。優秀流行病學家Geoffrey Rose 稱這為“預防悖論”, 我們一再的看到它上演。這就是為什麼以規勸的方式企圖變動行為模式常常失敗是可以理解的,並讓他們焦慮且感到罪惡。
這解釋著當前對社會的呼求廣泛的行動:比如最低酒價,以及熱切的“善誘”人們導向比較好的行為。當你發現喜瑞兒被放在早餐食品櫃頭而培根三明治被放在餐廳黑暗不明的角落時,你知道你正被善誘。

所以當你去享用你的歡愉時, 也許你可以暫停一下,想起你賭上了不好的結果,但是也許那是值得冒險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Film: Outsourced (內有大量劇情)

片名: Outsourced (2006) 導演: John Jeffcoat 主要演員: Josh Hamilton, Ayesha Dharker, Asif Basra 平安夜午夜在 couch 上做 TV channel surfing, 轉到 The Rock 剛好遇到開演. 原來我已經完全忘了 The Rock 的開頭. 因為主角的名字, 我還以為 The Rock 有我不知道的續集. 沒幾分鐘後發現根本就是 The Rock, 所以又展開了我的 channel surfing. 轉到 StarMovie 時, 被也是剛開始的影片 Outsourced的內容引住了. Outsourced 是部小成本電影(可能比海角七號大就是了), 諷刺企業為求降低成本, 不顧勞工飯碗. 故事由三條線織成: 1, 主角的部門被外包去印度, 更糟的是他被強迫派去印度, 去改善印度公司的效率 2, 主角在印度受到嚴重文化衝擊, 不過在外包前輩的點醒下開始去學習適應印度 3, 主角愛上了外包公司優秀印度女職員, 開始輸出美國價值. 主角Todd 先生任職於西方藝品公司的客服部門. 可是因為公司政策, 整個部門被外包到印度去, 危及職位. Todd 非常不滿意, 可是因為Stock option 沒到手, 也不願辭職, 上司Dave以此脅迫他, 將他外派到印度去協助外包的公司改進客服部門每通客服電話平均時間. Todd在無可奈何下, 出發前往印度. (謎之音1) Todd一到孟買機場, 因為外包公司訂的接機計程車誤將他的名字寫成Toad(蟾蜍)而沒被他認出來 (謎之音2), 而展開了他的自助到公司之旅. 首先不適應孟買的計程車司機拉客陣. Todd看到旁邊有個不煩人的司機, 決定搭他的車, 沒想到這司機的車是台電動三輪車. 到了火車站, 發現要搭的火車擠滿了人, 許多乘客吊在車門上搭車, 車都開了, 也不知道怎麼辦. 還好後來有個友善的路人甲出現指點他跳上車, 然後又碰巧在目的車站遇到他要訓練的印度主管 Puro. 才順利安頓. 不過原先Todd 是要住有名的西式大飯店, 卻被Puro熱情的安排到有印度風情的高級民宿. 因此, 他也開始被強迫接受印度的生活方式(謎之音3). 比如房間牆上的印度神像, 用手吃飯, 只能用右手抓飯, 上完廁所用左手擦屁股等等. Todd 的任務

亞歷山大技巧第一堂體驗

上星期四上班時在八里龍米路一段50號加油站前因緊急煞車犁田, 造成左胸第二至四肋骨外側骨折, 左肩鎖脫臼, 背痛一言難盡. 兄長決定送我一堂 亞歷山大技巧 (Alexander Technique)做為生日禮物, 希望幫助我早日脫苦海. 我對亞歷山大技巧沒有認識. 從兄長與在剛好在這方面有認知的友人口中得知亞歷山大技巧主要在教人肌肉的恰當(不太知道"正當"這詞的正確性)使用方法與良好的姿勢, 助人遠離肌肉痠痛疲勞等問題. 這方法主要是流行於音樂演奏家間. 因為他們常期在壓力下練習與演出, 恰當的使用與放鬆可以讓音樂家們減少職業傷害. 在電腦發明以前, 音樂家是一個主要會長期在壓力下維持一個姿勢工作的族群. 亞歷山大技巧有效幫助了音樂家. 電腦發明後, 大多電腦工作者一天八小時以上都坐著不動的工作. 亞歷山大技巧被發現音樂家以外可以幫助的人大為增加了. 我問到, 亞歷山大技法聽來是教人放鬆, 姿勢, 與如何正確使用肌肉的方法, 而不是非在傷害的治療. 老師提到這方面的研究不多, 不過 BMJ 有一篇 臨床研究論文 比較亞歷山大技法與一般按摩施以在背痛病人, 質化研究顯示接受亞歷山大技巧有改善的人比一般按摩的多 (這一般按摩法到底是甚麼?) 老師是個本科職能治療師, 同時也是個演奏家. 擁有亞歷山大技巧認證資格. 第一堂課在輕鬆的氣氛下進行. 老師首先要我坐在凳子上, 然後以非常輕柔的手法慢慢調整我的兩肩, 胸椎頸椎. 我上身的姿勢與位置, 強調一般人常期受到"抬頭挺胸"的要求下, 過度的抬頭挺胸, 肌肉常期緊繃也不知如何放鬆. 在老師調整下上身姿勢輕鬆挺直. 老師說, 通常我們覺得身體挺正時, 其實已經過度挺出了. [想像頭與胸是兩個汽球. 頭部跟胸部跟汽球一樣的向上伸展. 兩肩也往外闊. 不要出多餘的力氣] 第二個步驟, 平躺在診療床上, 雙腳架高. 伸展膀胱經. 接下來從雙肩開始, 以輕柔的手法調整肩膀位置. 調整完後, 開始對脊椎兩旁肌肉做調放鬆調整, 再來是腰部. 老師的手法很輕柔, 像是用手指在找東西, 然後輕輕撥移肌肉, 或又像按摩. 調整完後雙肩與背部似乎更貼平床面. [老師說最近當紅的拉筋法也是針對膀胱經的伸展, 只是那是用硬拉的功夫, 而人體吃軟不吃硬, 所以他這樣輕輕柔

高雄市立三民國小第卅七屆畢業生(民國七十一年畢業)

第031-040屆 : "第卅七屆畢業生(民國七十一年畢業) 男354名女307名計661名" 林啟平 林韋良 陳寶元 葉俊盛 許子文 劉文平 蔡國正 黃龍德  蘇義華  劉頂榮 陳戎凱 陳宗坤 陳志祥 李宗達 蘇峻賢 陳耀源  蔡秉憲  許智凱 郭文欽 陳建宏 吳豐緒 劉豐雄 陳重安 何宗憲 林明興 姚 毅 劉俊賢 何明昌 黃盈嘉 力惠雲 陳金枝 吳玲瑛  李淑靖 羅珮尹 呂燕萍 沈金春 鄭朱吟 陳怡靜 蔡潔妮 陳怡  許惠元 曾麗君 陳鈴蓉 洪淑芬 黃淑芬 莊婉華 莊琇后 邱淑娟 黃玫君 陳家寧 鄭淑惠 吳靜芬  六年級本班 陳文擇 林柏宏 詹雲翔 許嘉元  王國書 林志城 林政翰 張文華    張凱明 胡混富 曾迺敦 顏忠盈  柯耀清 陳永信 楊文豪 陳慶恭 李順興 許建利 許國賓 陳家宏   許恭溫 王德旗  郭明峰 黃馨緯 柯乃禎 李秋慧 鍾惠如 林淑貞  黃桂香 吳姿慧 鍾旻君 林淑娟    蔡美華 吳枚娟 吳智惠 黃君秋  嚴英麗 洪春玉 陳惠卿 李雅貞 陳翠華 詹麗華 林淑玲 陳怡靜     許麗君 謝慧蓉  陳炳福 張立人 唐振榮 許順謙 蘇建榮 別永懷  陳光和 方志宏  呂正三  張志宏 翁榮遜 張明志 黃信介 黃振生  陳朝國 劉添賢 吳俊輝 蘇意能 楊毓生 薛明宏 胡翠芳 林慧玲 許瓊文  崔坷  林玉蓮 周靜如 陳瑩珠 柯容惠 蔡淳萍 陳引杰  周敏玲 邱麗鳳 尤麗君 吳美瑤 蕭哲聰 蔡佩融 李愛靈 陳育慧  陳裕英 林雅萍 李妙芳 陳淑美 黃敏婷 吳昭璿 王淑惠 吳義正 鍾政利  陳文政  王致傑   林家吉  朱柏宗 顏仲健 何昆城 鄭旭峰  王明哲 蔡明熹 許耿睿  彭德龍 王昶人  曾兆廷 林汗元 王奕璋  李俊賢 黃裕程 賴傳佳 黃竣鴻 陳志林 陳文瑞 蘇建發 鄭旭棠 蔡介訓 冷昌發 趙蘭柱 陳承志  高啟富  呂良文 朱家慧 李懿君  劉必慧 鄭芬如 余桂芳 盧琇儀 楊琇雯 王郁苓 劉千惠 盧佳杏  黃明鳳 盧隆婷 張秀慧 劉淑婷 陳麗雯 陳惠鈴 葉素妹 葉金蓮 郭素吟  許重勝  蔡書斌 李玉志 蔡文貴 簡聖元 陳建宏 林獻鴻  熊國戎 張育榮 徐政宏 林大鈞 陳世文 許崑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