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回台灣兩年多, 經過幾次西方名畫在台的展覽, 對看這類畫展已經失去了信心. 一方面在主辦媒體的強烈宣傳促銷下, 看展人潮總是多到根本沒法好好的看畫, 另一方面畫展的空間動線也非常令人失望, 看畫的品質低落. 台北市立美術館這次的「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Arcadie-Dans les Collections du Centre Pompidou), 雖然打著有許多名家名畫, 但也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這次端午後的週六因為有許多人要補班, 而我卻不用上班, 忽然想起可以趁這天也許不會有太多人看展的日子來參觀一下. 不過後來發現其實不用上班的人非常多. 一時也讓我擔心看展狀況並不會如我想像的好.

上次來北美館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我甚至懷疑以前根本不曾來過. 前一天隨機約了兩個人一起來看展. 由於各種原因, 我在美術館前廳等了約45分其他兩人才不約而同前腳跟後腳的步入. 所幸真的沒甚麼人潮, 等人的這45分鐘之內進來的人流也是穩定的少. 售票處完全不用排隊, 滿慶幸選了這天來. 不過, 後來聽星期天去的朋友說, 星期天看展的人也是很少. 這真是令人感到訝異. 不過後來想想, 也是有合理的解釋. 一則因為這次主辦單位沒有報紙媒體大人, 所以活動宣傳不像前些展如米勒與安迪沃荷那樣, 弄的人所周知, 造成看展的一個流行氣勢. 另一方面, 也許是考試季節到了, 學生人潮少了. 北美館畫廊空間挑高夠, 不像故宮, 史博館那樣給人壓迫感, 再加上"沒有人潮", 讓看展真正變成舒服的事, 可以好好的看畫.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由龐畢度中心副館長迪迪耶.歐登傑 (Didier Ottinger) 策展, 以普桑 (Poussin) 的「阿卡迪亞牧人」(The Shepherds of Arcadia) 這幅畫延申出數個主題: 黃金年代, 信使, 阿卡迪亞, 重現阿卡迪亞, 豐盈, 虛幻, 享樂, 和諧, 夜, 與草地上的午餐十個子題. Arcadia 原是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 理想國, 然而普桑的阿卡迪亞牧人裡卻指出即使在阿卡迪亞中死神也沒有缺席. 龐畢度館長對這次畫展的介紹說明此次主題: 此乃神話之境,烏托邦之地,既是難以捉摸的夢境,又是對未來許下的承諾。展出作品的作家包括了畢卡索、米羅、馬締斯、布拉克、布列松、夏卡爾, 雷諾瓦等人, 有油畫, 素描, 裝置藝術, 照片, 影片等各種型式的藝術. 注意的是, The Shepherds of Arcadia 這幅畫並沒有展出, 而投影在入口的布簾. 我就錯過了這個畫的投影. 進到主展廳後從反面看, 因為展廳過亮, 沒有看清楚這幅畫. 後來才想到入口的一遍漆黑就是為了看這個布簾投影. 當時以為不重要, 也沒想到要回暗房看.

以往看展都會租用語音導覽來幫助了解. 因為語音導覽太過線性, 在選取內容上失去彈性, 所以這次改買導覽手冊, 可以很有彈性的跳動翻閱. 不過, 卻發現自己的閱讀理解力很差, 閱讀速度慢. 以後也許還是用回語音導覽吧.

喜歡的東西:
拉拉尼的綿羊群
葛蘭
布朗的結構與道德
吉賽帕‧帕諾內的呼吸的陰影
杜布菲的快樂的鄉村風景
夏卡爾的彩虹

一些報導
http://n.yam.com/msn/international/200904/20090418243427.html
http://times.hinet.net/times/magazine.do?magid=5504&newsid=2147266
http://volunteer2.nchc.org.tw/blog/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29&blogId=24

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673&page=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Film: Outsourced (內有大量劇情)

片名: Outsourced (2006) 導演: John Jeffcoat 主要演員: Josh Hamilton, Ayesha Dharker, Asif Basra 平安夜午夜在 couch 上做 TV channel surfing, 轉到 The Rock 剛好遇到開演. 原來我已經完全忘了 The Rock 的開頭. 因為主角的名字, 我還以為 The Rock 有我不知道的續集. 沒幾分鐘後發現根本就是 The Rock, 所以又展開了我的 channel surfing. 轉到 StarMovie 時, 被也是剛開始的影片 Outsourced的內容引住了. Outsourced 是部小成本電影(可能比海角七號大就是了), 諷刺企業為求降低成本, 不顧勞工飯碗. 故事由三條線織成: 1, 主角的部門被外包去印度, 更糟的是他被強迫派去印度, 去改善印度公司的效率 2, 主角在印度受到嚴重文化衝擊, 不過在外包前輩的點醒下開始去學習適應印度 3, 主角愛上了外包公司優秀印度女職員, 開始輸出美國價值. 主角Todd 先生任職於西方藝品公司的客服部門. 可是因為公司政策, 整個部門被外包到印度去, 危及職位. Todd 非常不滿意, 可是因為Stock option 沒到手, 也不願辭職, 上司Dave以此脅迫他, 將他外派到印度去協助外包的公司改進客服部門每通客服電話平均時間. Todd在無可奈何下, 出發前往印度. (謎之音1) Todd一到孟買機場, 因為外包公司訂的接機計程車誤將他的名字寫成Toad(蟾蜍)而沒被他認出來 (謎之音2), 而展開了他的自助到公司之旅. 首先不適應孟買的計程車司機拉客陣. Todd看到旁邊有個不煩人的司機, 決定搭他的車, 沒想到這司機的車是台電動三輪車. 到了火車站, 發現要搭的火車擠滿了人, 許多乘客吊在車門上搭車, 車都開了, 也不知道怎麼辦. 還好後來有個友善的路人甲出現指點他跳上車, 然後又碰巧在目的車站遇到他要訓練的印度主管 Puro. 才順利安頓. 不過原先Todd 是要住有名的西式大飯店, 卻被Puro熱情的安排到有印度風情的高級民宿. 因此, 他也開始被強迫接受印度的生活方式(謎之音3). 比如房間牆上的印度神像, 用手吃飯, 只能用右手抓飯, 上完廁所用左手擦屁股等等. Todd 的任務...

高雄市立三民國小第卅七屆畢業生(民國七十一年畢業)

第031-040屆 : "第卅七屆畢業生(民國七十一年畢業) 男354名女307名計661名" 林啟平 林韋良 陳寶元 葉俊盛 許子文 劉文平 蔡國正 黃龍德  蘇義華  劉頂榮 陳戎凱 陳宗坤 陳志祥 李宗達 蘇峻賢 陳耀源  蔡秉憲  許智凱 郭文欽 陳建宏 吳豐緒 劉豐雄 陳重安 何宗憲 林明興 姚 毅 劉俊賢 何明昌 黃盈嘉 力惠雲 陳金枝 吳玲瑛  李淑靖 羅珮尹 呂燕萍 沈金春 鄭朱吟 陳怡靜 蔡潔妮 陳怡  許惠元 曾麗君 陳鈴蓉 洪淑芬 黃淑芬 莊婉華 莊琇后 邱淑娟 黃玫君 陳家寧 鄭淑惠 吳靜芬  六年級本班 陳文擇 林柏宏 詹雲翔 許嘉元  王國書 林志城 林政翰 張文華    張凱明 胡混富 曾迺敦 顏忠盈  柯耀清 陳永信 楊文豪 陳慶恭 李順興 許建利 許國賓 陳家宏   許恭溫 王德旗  郭明峰 黃馨緯 柯乃禎 李秋慧 鍾惠如 林淑貞  黃桂香 吳姿慧 鍾旻君 林淑娟    蔡美華 吳枚娟 吳智惠 黃君秋  嚴英麗 洪春玉 陳惠卿 李雅貞 陳翠華 詹麗華 林淑玲 陳怡靜     許麗君 謝慧蓉  陳炳福 張立人 唐振榮 許順謙 蘇建榮 別永懷  陳光和 方志宏  呂正三  張志宏 翁榮遜 張明志 黃信介 黃振生  陳朝國 劉添賢 吳俊輝 蘇意能 楊毓生 薛明宏 胡翠芳 林慧玲 許瓊文  崔坷  林玉蓮 周靜如 陳瑩珠 柯容惠 蔡淳萍 陳引杰  周敏玲 邱麗鳳 尤麗君 吳美瑤 蕭哲聰 蔡佩融 李愛靈 陳育慧  陳裕英 林雅萍 李妙芳 陳淑美 黃敏婷 吳昭璿 王淑惠 吳義正 鍾政利  陳文政  王致傑   林家吉  朱柏宗 顏仲健 何昆城 鄭旭峰  王明哲 蔡明熹 許耿睿  彭德龍 王昶人  曾兆廷 林汗元 王奕璋  李俊賢 黃裕程 賴傳佳 黃竣鴻 陳志林 陳文瑞 蘇建發 鄭旭棠 蔡介訓 冷昌發 趙蘭柱 陳承志  高啟富  呂良文 朱家慧 李懿君  劉必慧 鄭芬如 余桂芳 盧琇儀 楊琇雯 王郁苓 劉千惠 盧佳杏  黃明鳳 盧隆婷 張秀慧 劉淑婷 陳麗雯 陳惠鈴 葉素妹 葉金蓮 郭素吟  許重勝  蔡書斌 李玉志 蔡文貴 簡聖元 陳建宏 林獻鴻  ...

三塊厝由來

鄭氏王朝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勵行屯墾制度,由原來的部隊分派至各地屯墾,至土地開發完成形成聚落,便以初來拓墾的營鎮名為地名。高雄市內源於鄭氏王朝分派駐墾的地名有前峰、後勁、右昌、左營、前峰尾、營盤、草衙等地。此外,高雄市老地名三塊厝、五塊厝亦是沿襲自荷蘭人官佃制度的文武官田所形成的聚落。 http://www.gov.tw/ACTIVE/view.php3?id=24917&sub=38&main=06_FOLK     http://www.nknu.edu.tw/~geo/04_geography/92/48814003/new_page_12.htm 三民區舊名「三塊厝」,地名溯自明朝天啟年間對臺灣的開發,鄭成功驅荷蘭人臺後,加緊開闢臺灣設鎮屯墾而來。明鄭時代,王姓、蔡姓、鄭姓、前來開墾,王姓在東段的〔橋頭〕;蔡姓在南段的〔海墘〕;鄭姓在西北段的〔後角〕,往後王、蔡、鄭三姓子孫在此形成三塊厝。台灣光復後,三塊厝在民國三十五年經重編的行政區就將三塊厝正式命名為現在的三民區。   高雄愛河流經三塊厝者稱為三塊厝溪(河南河北運河);由於『大鹽湖』(愛河的古名)流經這裡再經鹽埕注入大海,因此工業發展與近代的商業這裡都有,如南北貨集中在「三鳳中街」、「三民街」、愛河邊的磚窯舊景,都是她發展的足跡。日治時期,昭和十一年(一九三六)將火車站從原來的鼓山新濱火車站改建於三塊厝的高雄火車站,成為南部貨物集散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