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Uniqlo 有感而翻: 隨選快速時尚- Zara 與 H&M

看到台北第一家Uniqlo開幕盛況空前, 來篇 "Zara and H&M: 隨選快速時尚". 從前有機會去過Uniqlo幾次, 不過每次進去都空手而出. 並不是東西不好. 東西真的不錯. 不過店裡的東西不是我已經有類似款式, 就是不對我的胃. 不過這樣的店也是給含鐵湯匙人們多了一個消費選擇與趣味.

Zara and H&M: 隨選快速時尚
譯自
http://blog.modelmanagement.com/2010/06/01/zara-and-hm-fast-fashion-on-demand/

甚麼時候每個人都可以穿名牌時尚? 我覺得發生得太快了. 忽然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個手上拿個能搭配腳上Jimmy Choo 鞋子的包包的時尚達人. 你最不認為可能的人有個時尚部落格, 登上自己拍的”今日行頭”, 評論潮流. 地下設計衣著, 及新時尚. Elle 是新的時代雜誌, Wedges 不再是數學名詞. 然而明顯的價錢在這裡是個因素,大家都買不起一雙 Jimmy Choo鞋. 等等! 直到 H&M出現為止. 我想整個事情的發展可以被兩個字解釋: H&M 與 Zara. 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 其他人也開始跟進. 他們扭轉乾坤. 他們把最新伸展台趨勢去掉標價後帶給普羅大眾. H&M的協同設計師以及Zara 無以倫比的速度拆解最新設計款式.

他們如何達成的? 絕不是簡單的仿照名流最近的穿著然後以為消費者以此便滿足. 特別是Zara案例, 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帶來獨特性的感受. Zara 總是推出限量新款. 縱使Zara店頭平均面積是1000平方公尺, 只放幾件也有幫助. Zara 在數週後就撤離賣不出去的衣服以達成此獨特性. 他們創造出「現在或永不」的消費心理.

一個Zara 分店也可以選店裡要賣的衣服以使得一個分店有別於另一個分店. 顧客在一次瞎拼行程會因此跑遍幾個分店. 不過Zara 可以如此快速弄出與Balmains 一模一樣的東西的原因在於他們中央化的生產中心. 市場專家, 採購人員與銷售人員全在西班牙La Coruña 中心, 使得打稿到出貨的過程迅速, 只要兩週的時間就可以把畫板上的設計化為成品送到分店. 這使他們能很快的截取到伸展台趨勢. 他們有200名不做作的設計師參與作業. 他們也讓他們的零售商比其他競爭者更易更換訂單. 這種彈性使他們免於過度生產. 廉價的質料讓他們的價格低.

以上優勢加上最新IT的物流分析使Zara 可以每週推出新的時尚產品, 因此在獨特性外更俱興奮感. 他們從73個國家4430家分店蒐集資料偵測趨勢並可以準確的反應消費者喜好. 這使Zara 不需太多廣告, 進一步在低庫存外減低了成本. 因為每週都有驚喜, 你從不知道你會在Zara找到甚麼(神奇地對上了你的胃), 消費者會常常回來看有甚麼新鮮的東西.

H&M 以些為不同的方式達到了同樣的成就. 有四分之一的存貨是H&M自己生產的, 而Zara 則是百分百全部自己來. H&M大多的衣服是來自亞洲的廉價製造商. 你也許覺得H&M因此不該能與Zara在時尚上相提並論. 然而他們怎麼能在37個國家有2000家店並顧用了76000名員工? 如果你過去幾年都住在洞穴裡, 讓我來告訴你: 這個瑞典零售商與著名時尚設計師合作推出限定系列, 使消費者, 媒體與無數的時尚部落客歇斯底里, 迅速的賣光. 與設計師Stella McCartney, Karl Lagerfeld, Viktor & Rolf, Roberto Cavalli, Comme des Garcons, Matthew Williamson, Jimmy Choo 及Sonia Rykiel 的合作讓H&M成為正牌的新思維時尚公司, 特別是在美國. H&M更有另類時尚運動的聲譽. 只在特定的分店才能買到特定系列的作法讓H&M有與Zara 產生相同的「一定要擁有它」的效果.

如果 Zara 最有效率. H&M在此則更是先驅. H&M率先啟用年輕而有天份的設計師來做便宜而不是這麼高貴時尚的衣物. 雖然因為瑞典的細心外裝而不是這麼的相似, H&M卻常常的實驗. 他們推出那些設計師過去未涉及過的泳裝, 男裝, 新裝, 與質料. 比如過去Jimmy Choo 未設計過衣服, Mathew Williamson對男裝不熟悉. H&M在財務也做的很出色. 銷售量持續上升, 2010的第一季幾乎成長了20%. 與Zara 不同的是, H&M 做過一些慧黠的廣告活動.

但真的, H&M的主要成功因素是網際網路. Zara 快速變換系列很難在線上管理與銷售. H&M 是第一個注重電子商務的成衣零售商, Zara 直到2010年的A/W系列才在網上銷售. 此外, H&M除了不只與時尚設計師合作, 與瑪丹那與凱莉米諾, 及Dita von Teese, Pharell Williams 及 Katie Perry推出反愛滋T恤, 他們也推出別的限量產品, 比如環保的HM花園系列.”HM 時尚反愛滋節慶系列 2010” 是最近一個為提醒愛滋病在節慶中傳播為目的的系列, 或許他們也許只是想營造人道企業印象以規避血汗工廠議題. 這就由你來決定了. 無論如何, 這個系列非常酷, 也提倡了安全性行為. 他有你在英國搖滾音樂節所需的一切. 我必可以看到Kate Moss穿著它昂首闊步走在泥濘上. 除了衣服與配件外還有帳篷與睡袋. 判叛逆造型的Lou Dillon and Lizzy Jagger 是出色的宣傳照片模特兒. 這系列才於五月二十日推出, 銷售的20%據H&M說要捐給對抗愛滋病.

帳篷都有了, 下一個呢? Zara 有家飾品牌. 當然Inditex (Zara 的西班牙持股公司) 可以選擇重新開一個不同的家飾品牌, 不過他們選擇用Zara. H&M則說他們的長期策略是走宜家或沃瑪概念. 或許是Roberto Cavalli 的豹紋玩意兒或Karl Lagerfeld黑白推車, 為什麼不行. 隨H&M跟模擬市民合作電腦遊戲, 這些聽起來也不太遙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Film: Outsourced (內有大量劇情)

片名: Outsourced (2006) 導演: John Jeffcoat 主要演員: Josh Hamilton, Ayesha Dharker, Asif Basra 平安夜午夜在 couch 上做 TV channel surfing, 轉到 The Rock 剛好遇到開演. 原來我已經完全忘了 The Rock 的開頭. 因為主角的名字, 我還以為 The Rock 有我不知道的續集. 沒幾分鐘後發現根本就是 The Rock, 所以又展開了我的 channel surfing. 轉到 StarMovie 時, 被也是剛開始的影片 Outsourced的內容引住了. Outsourced 是部小成本電影(可能比海角七號大就是了), 諷刺企業為求降低成本, 不顧勞工飯碗. 故事由三條線織成: 1, 主角的部門被外包去印度, 更糟的是他被強迫派去印度, 去改善印度公司的效率 2, 主角在印度受到嚴重文化衝擊, 不過在外包前輩的點醒下開始去學習適應印度 3, 主角愛上了外包公司優秀印度女職員, 開始輸出美國價值. 主角Todd 先生任職於西方藝品公司的客服部門. 可是因為公司政策, 整個部門被外包到印度去, 危及職位. Todd 非常不滿意, 可是因為Stock option 沒到手, 也不願辭職, 上司Dave以此脅迫他, 將他外派到印度去協助外包的公司改進客服部門每通客服電話平均時間. Todd在無可奈何下, 出發前往印度. (謎之音1) Todd一到孟買機場, 因為外包公司訂的接機計程車誤將他的名字寫成Toad(蟾蜍)而沒被他認出來 (謎之音2), 而展開了他的自助到公司之旅. 首先不適應孟買的計程車司機拉客陣. Todd看到旁邊有個不煩人的司機, 決定搭他的車, 沒想到這司機的車是台電動三輪車. 到了火車站, 發現要搭的火車擠滿了人, 許多乘客吊在車門上搭車, 車都開了, 也不知道怎麼辦. 還好後來有個友善的路人甲出現指點他跳上車, 然後又碰巧在目的車站遇到他要訓練的印度主管 Puro. 才順利安頓. 不過原先Todd 是要住有名的西式大飯店, 卻被Puro熱情的安排到有印度風情的高級民宿. 因此, 他也開始被強迫接受印度的生活方式(謎之音3). 比如房間牆上的印度神像, 用手吃飯, 只能用右手抓飯, 上完廁所用左手擦屁股等等. Todd 的任務

亞歷山大技巧第一堂體驗

上星期四上班時在八里龍米路一段50號加油站前因緊急煞車犁田, 造成左胸第二至四肋骨外側骨折, 左肩鎖脫臼, 背痛一言難盡. 兄長決定送我一堂 亞歷山大技巧 (Alexander Technique)做為生日禮物, 希望幫助我早日脫苦海. 我對亞歷山大技巧沒有認識. 從兄長與在剛好在這方面有認知的友人口中得知亞歷山大技巧主要在教人肌肉的恰當(不太知道"正當"這詞的正確性)使用方法與良好的姿勢, 助人遠離肌肉痠痛疲勞等問題. 這方法主要是流行於音樂演奏家間. 因為他們常期在壓力下練習與演出, 恰當的使用與放鬆可以讓音樂家們減少職業傷害. 在電腦發明以前, 音樂家是一個主要會長期在壓力下維持一個姿勢工作的族群. 亞歷山大技巧有效幫助了音樂家. 電腦發明後, 大多電腦工作者一天八小時以上都坐著不動的工作. 亞歷山大技巧被發現音樂家以外可以幫助的人大為增加了. 我問到, 亞歷山大技法聽來是教人放鬆, 姿勢, 與如何正確使用肌肉的方法, 而不是非在傷害的治療. 老師提到這方面的研究不多, 不過 BMJ 有一篇 臨床研究論文 比較亞歷山大技法與一般按摩施以在背痛病人, 質化研究顯示接受亞歷山大技巧有改善的人比一般按摩的多 (這一般按摩法到底是甚麼?) 老師是個本科職能治療師, 同時也是個演奏家. 擁有亞歷山大技巧認證資格. 第一堂課在輕鬆的氣氛下進行. 老師首先要我坐在凳子上, 然後以非常輕柔的手法慢慢調整我的兩肩, 胸椎頸椎. 我上身的姿勢與位置, 強調一般人常期受到"抬頭挺胸"的要求下, 過度的抬頭挺胸, 肌肉常期緊繃也不知如何放鬆. 在老師調整下上身姿勢輕鬆挺直. 老師說, 通常我們覺得身體挺正時, 其實已經過度挺出了. [想像頭與胸是兩個汽球. 頭部跟胸部跟汽球一樣的向上伸展. 兩肩也往外闊. 不要出多餘的力氣] 第二個步驟, 平躺在診療床上, 雙腳架高. 伸展膀胱經. 接下來從雙肩開始, 以輕柔的手法調整肩膀位置. 調整完後, 開始對脊椎兩旁肌肉做調放鬆調整, 再來是腰部. 老師的手法很輕柔, 像是用手指在找東西, 然後輕輕撥移肌肉, 或又像按摩. 調整完後雙肩與背部似乎更貼平床面. [老師說最近當紅的拉筋法也是針對膀胱經的伸展, 只是那是用硬拉的功夫, 而人體吃軟不吃硬, 所以他這樣輕輕柔

高雄市立三民國小第卅七屆畢業生(民國七十一年畢業)

第031-040屆 : "第卅七屆畢業生(民國七十一年畢業) 男354名女307名計661名" 林啟平 林韋良 陳寶元 葉俊盛 許子文 劉文平 蔡國正 黃龍德  蘇義華  劉頂榮 陳戎凱 陳宗坤 陳志祥 李宗達 蘇峻賢 陳耀源  蔡秉憲  許智凱 郭文欽 陳建宏 吳豐緒 劉豐雄 陳重安 何宗憲 林明興 姚 毅 劉俊賢 何明昌 黃盈嘉 力惠雲 陳金枝 吳玲瑛  李淑靖 羅珮尹 呂燕萍 沈金春 鄭朱吟 陳怡靜 蔡潔妮 陳怡  許惠元 曾麗君 陳鈴蓉 洪淑芬 黃淑芬 莊婉華 莊琇后 邱淑娟 黃玫君 陳家寧 鄭淑惠 吳靜芬  六年級本班 陳文擇 林柏宏 詹雲翔 許嘉元  王國書 林志城 林政翰 張文華    張凱明 胡混富 曾迺敦 顏忠盈  柯耀清 陳永信 楊文豪 陳慶恭 李順興 許建利 許國賓 陳家宏   許恭溫 王德旗  郭明峰 黃馨緯 柯乃禎 李秋慧 鍾惠如 林淑貞  黃桂香 吳姿慧 鍾旻君 林淑娟    蔡美華 吳枚娟 吳智惠 黃君秋  嚴英麗 洪春玉 陳惠卿 李雅貞 陳翠華 詹麗華 林淑玲 陳怡靜     許麗君 謝慧蓉  陳炳福 張立人 唐振榮 許順謙 蘇建榮 別永懷  陳光和 方志宏  呂正三  張志宏 翁榮遜 張明志 黃信介 黃振生  陳朝國 劉添賢 吳俊輝 蘇意能 楊毓生 薛明宏 胡翠芳 林慧玲 許瓊文  崔坷  林玉蓮 周靜如 陳瑩珠 柯容惠 蔡淳萍 陳引杰  周敏玲 邱麗鳳 尤麗君 吳美瑤 蕭哲聰 蔡佩融 李愛靈 陳育慧  陳裕英 林雅萍 李妙芳 陳淑美 黃敏婷 吳昭璿 王淑惠 吳義正 鍾政利  陳文政  王致傑   林家吉  朱柏宗 顏仲健 何昆城 鄭旭峰  王明哲 蔡明熹 許耿睿  彭德龍 王昶人  曾兆廷 林汗元 王奕璋  李俊賢 黃裕程 賴傳佳 黃竣鴻 陳志林 陳文瑞 蘇建發 鄭旭棠 蔡介訓 冷昌發 趙蘭柱 陳承志  高啟富  呂良文 朱家慧 李懿君  劉必慧 鄭芬如 余桂芳 盧琇儀 楊琇雯 王郁苓 劉千惠 盧佳杏  黃明鳳 盧隆婷 張秀慧 劉淑婷 陳麗雯 陳惠鈴 葉素妹 葉金蓮 郭素吟  許重勝  蔡書斌 李玉志 蔡文貴 簡聖元 陳建宏 林獻鴻  熊國戎 張育榮 徐政宏 林大鈞 陳世文 許崑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