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9的文章

去澳洲牛奶公司前應有的心理建設

聞名來澳洲牛奶公司品嚐他們著名的燉奶. 離開時, 我認為真是見鬼了, 以後再也不會來這種鬼餐廳. 回到台灣我也是跟家人這樣說, 想都不用想去那裡. 不過, 剛剛看了hkwalker的 這篇文 , 熊熊想到, 要講香港小食, 澳洲牛奶公司如果不是典型是甚麼? 一如倫敦中國城赫赫有名的旺記(對不起我是比較熟倫敦), 有人說旺記服態度劣到極點, 的確, 摔碗摔盤跟客人吵架趕客人, 但仍是有人如走廚房灶腳般的愛去. 澳州牛奶公司大概就是這種店. 因為沒有作足心理建設, 我無緣"享受""欣賞"這所謂的典型與代表性. 一進餐廳, 馬上被帶進餐廳的最深處, 展開了一場快速短暫的惡夢. 伙計帶位座位到這個通往不知是廚房還是廁所門口的走道的盡頭. 走道我這邊是"雙人雅座", 另一邊則是收納使用過餐具的水桶. 一陣陣怪味不斷傳來. 臭水桶旁邊是放水杯的架子. 為達成所謂的運作效率, 裝好八分滿的水杯成堆的落在一起. 只見一個工作人員過去, 三隻手指伸進三個水杯由大姆指夾穩, 快速的拿去給前廳的三個客人. 水杯的水不僅晃蕩到手指上, 也晃蕩的波出去些. 好想拍照存證, 可是好怕旁邊那門會伸出一隻手把我拖進去. 「燉奶。」 「還要甚麼?」 「就這樣。」 完全不想再多點任何東西, 只想快點離去. 澳牛也很配合, 不到一分鐘, 東西都到齊了. 也還算是慢慢的品嚐了一下, 專著地目光完全不想離開燉奶. 吃完, 付錢, 離開. 來這種店吃東西, 萬萬不可抱著台灣人對服務業的看法. 所以我上面寫的是"運作", 不是"服務". 沒有客人至上, 只有效率至上. 只匆匆的照了一張燉奶的照片, 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狂奔而出. 他是個代替廚房飯廳. 以便宜的代價, 快速的運作, 讓你飽餐一頓. 客人只要不快速點菜不囉嗦, 你便很講義氣很快得到你要的(倫敦的旺記的伙計高興起來還會免了帳單的零頭, 不過我猜這裡不會). 囉囉嗦嗦的你就準備看臉色. 這裡再連一篇澳奶的 文 . 去澳奶前絕對要有正確的認知. 我真是比較倒楣, 坐在臭水桶的旁邊. 正所謂, 眼不見為淨. 嘔~

自作的蛋包

Omelette是我倫敦生活的重要一部份. 我所謂Omelette並不是甚麼高檔食物. UCL 就算是一般學生餐廳的價位都讓我覺得貴, 也沒太對味. 後來在醫學院的朋友告知我醫院的餐廳因為有補助, 所以價位低廉, 而且以熱食為主, 所以接下來我五年的時間幾乎都在這個餐廳用餐. 其中最常吃的, 就是不到兩英鎊一份(相信我, 這真的算低價的現場烹調食物了)的Omelette. 餐廳提供的Omelette 餡料有 cheese, mushroom, onion, ham 自選搭配組合. 我大多是吃 cheese and ham omelette 吧. 今天看到兩個關於西班牙蛋餅的聯結( 松露玫瑰 與 就醬 ), 讓我起了重溫Omelette的念頭. 下班跑去超市買齊了材料, 洗手煎蛋包. 材料買了: 蛋一盒(66), 三明治火腿一盒(69), 洋蔥一顆(6), 洋菇一盒(55), Mozzarella 起司屑一包(155), 全脂牛奶一罐(65), 與蕃茄醬一罐(68). 必須說, 我是在小綠綠超市買的, 所以價位比較高. 下班以後真是沒力去大賣場買菜. 之前餐廳都是用奶油烹調, 我把奶油省了, 就用家裡現有的橄欖油來做. 我用的是鍋子是Tefel 炒鍋(28cm stirfry pan). 這個炒鍋的底是平的. 平底大小剛好跟我想要的Omelette半徑一樣. 預計做出兩個蛋包. 一個當晚餐, 一個當明日午餐. 取用食材份量如下: 雞蛋四顆, Mushroom 120g(約十顆), 洋蔥一顆(處理後180g), 火腿四片, 牛奶100cc, cheese 屑整包待用. 準備: 1, 洋蔥對半後切片 2, 洋菇切片 3, 火腿切丁 4, 四顆蛋與100cc牛奶打勻 以下是我的"製程" 為免洋蔥出太多水, 我先將它們小火乾煎了一陣子(時間自行斟酌). 加點橄欖油後把火腿丁加入拌炒(時間自行斟酌), 香味四溢. 起鍋放在一旁. 將一半的淡汁倒入鍋中, 用小火烘. 撒入適量的cheese屑. 再來把一半的mushroom片平均撒入. 最後把炒好的洋蔥火腿的一半鋪入. 待蛋底成型, 上面差不多九成乾了, 試著把蛋餅對半折起, 做成蛋包. 翻面再烘一下就起鍋....

銅鑼灣何洪記粥麵專家

餛飩也是來香港前一直被提醒要吃的東西. 我很喜歡吃餛飩抄手, 人們這樣推薦, 再加上石牌家巷口的香港餛飩麵已是如此好吃, 我當然不能錯過香港的餛飩. 旅遊手冊提到以餛飩出名的店倒是有不少: 威靈頓街的沾仔記麵食, 麥奀記, 佐敦的麥文記, 還有銅鑼灣 何洪記 , 正斗. 上述這幾個店其實都師承同源, 不過據說各有特色. 一趟三天的香港行, 大概也能擇一家來嚐嚐. 至於該嚐那家就只好結合旅遊行程來挑選. 因為第二天的下午到銅鑼灣, 所以午餐就選到何洪記粥麵專家. 何洪記粥麵專家除了餛飩、粥品外, 還有香港美食家蔡瀾特別推薦的 乾炒牛何 . 不過, 今天就是想吃基本款: 餛飩撈麵. 下午一點時分, 由於對路不熟悉, 摸索了一陣子才找到何洪記. 何洪記看起來就是我心中那種典型的香港小餐廳, 一如倫敦唐人街所有的小華人餐廳一樣: 窄窄小小, 並不素雅, 店員也給人一種服務不會太好的感覺. 坐定下來果然, 果然也是如此. 不過, 只要不期待人家不會待你賓至如歸, 那你就可以專心享用一頓香港聞名的食物 (菜單茶杯正飛過來). 我點的是薑蔥餛飩撈麵. 縱使如此多人誇讚何洪記, 我卻覺得我這碟撈麵的麵還沒煮好. 如果再煮久一點時間, 這麵條應該才會達到最好的彈牙狀態. 這麵不如說脆了一點. 難道是下午時分夥計懶散了? 雖然如此, 餛飩卻還是不錯. 小小的鮮美. 綜合來說, 小弟家巷口的香港餛飩撈麵, 比這盤還好吃些. 不過因為早上在潮樓吃了糟糕的早茶, 何洪記這碗餛飩撈麵總算是挽回一點味覺的舒適感. 下次必須吃吃他的乾炒牛何, 看看他是否真如菜瀾說的那樣.

星光大道燈光秀

吃完澳門茶餐廳的預定行程是去港邊(文化中心)看八點整開始的燈光秀. 去到澳門茶餐廳時已經七點多, 本以為來不及趕八點到岸邊. 沒想到茶餐廳不需排隊, 送餐快速, 也就來的及慢步去海邊了. 燈光秀有港九44棟建築物的燈光參與演出, 利用大樓的燈光效果搭配音樂編織成的"幻彩詠香江"燈光組曲. 據說最佳的觀賞地點是香港文化中心旁的尖沙咀岸邊. 坐在九龍岸邊就只能看到香港本島的演出部份. 後文化中心的一面牆也有投影燈光演出. 如果想港九全看, 大概就得以搭船的方法來看了. 這個燈光秀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為「全球最大的燈光音樂匯演」. 不過因為範圍很大, 總覺得燈光與音樂搭不太上. 看完燈光秀後先去尖沙咀的Sogo掃放蕩. 此行遇到Sogo週年慶. 香港Sogo週年慶折扣真是比台灣的週年慶有誠意多了. 不過我也只殺了一件襯衫. 本來預定行程是去吃興記煲仔飯當消夜, 不過實在是吃不下了, 只喝了杯許留山的芒耶雪蛤爽.

白先勇之玉簪記

二月份 知道白先勇 玉簪記 即將在國家劇院演出, 三月一日開始售票的那一刻就先買下了5月23日(星期六)的票. 熟悉戲曲的L小姐在5月21日(星期四)看了首演. 引述她的話"玉簪記比想像中好看不少,很有娛樂效果,加了很多現代及西方的戲劇元素,變得更加具體,但也降低了寫意的意境~~那個鳥叫未免有點太跳tone了~" 因為看的很少, 倒也沒有"降低寫意"的這種困擾. 不過從常識倒是知道這類戲曲多是用象徵性的道具為主, 沒有佈景. 大概能看到的"真品"一般就是桌椅. 白版玉簪記用了大量的書畫投影, 屬不典型; 也用了少許的音效(不知是否為樂器奏出). 這是情境營造, 引導想像, 幫助想像, 也許是減低了想像空間. 如果就白先勇的目的, 讓年青人認識崑曲, 進而喜歡崑曲, 這樣也許是不錯的第一步. 如果喜歡上了崑曲, 可以再進一步看更正統的戲. 大概因為對玉簪記沒有預先了解, 沒有預期到是個輕佻的青春愛情戲. 個人最喜歡的是最後一折"秋江", 為江上陳妙常乘船追潘必正的故事. 船夫與乘客們再江上追逐, 加上風浪的起伏, 十分有戲, 對我來說非常有趣. 還好演出有字幕. 不然還真不知道裡頭唱些甚麼.

澳門茶餐廳

來香港前被交待要吃的東西其中一樣是乳鴿. 在我的"四天三夜暢遊香港玩樂手冊"中提到以鴿子著名的其中之一就是 澳門茶餐廳 . 澳門茶餐廳, 為澳門賭王四太太負責經營的餐廳, 在港九有許多分店. 最近下榻酒店的則是位於尖沙咀樂道的總店. 澳門茶餐廳除了招牌"軟骨皇子鴿"外, 還以豬扒包著稱. 另外受歡迎的還有葡撻. 所以, 到香港的第一餐就先到這個可以一舉數得的澳門茶餐廳來大快朵頤. 位於尖沙咀鬧區的總店可想而之非常忙碌. 不過因為來進餐的人多屬小團體, 併桌是常態, 快餐廳的設定也不會令人想久坐. 所以並不需要久候便有座位. 在香港小店用餐, 甚至在大餐廳, 想要得到親切的服務是不實際的期望. 不過這回澳門茶餐聽的服務算是沒讓我感到不舒服. 餐廳忙碌, 卻也可以說是井然有序. 快速的被帶位, 坐定後, 沒花多少時間也點好了幾道: 咖哩牛腩伊麵, 軟骨皇子鴿, 豬扒包, 與葡撻. 咖哩牛腩(伊)麵: 雖然麵條本身普通, 香辣夠味的咖哩牛腩讓人一口麵接一口麵. 牛肉牛腩與馬鈴薯都燉的夠透. 沒想到在東方菜館有這麼辣的咖哩. 軟骨皇子鴿: 炸的皮酥骨軟的軟骨皇子鴿不愧為招牌菜. 只叫一隻真是嫌少了一點. 無奈胃只有這麼丁點大, 吃太多乳鴿又覺得於心不安. 書上說他們的小鴿只有十三天大, 經特殊處理後皮滑骨軟汁多. 豬扒包: 澳門茶餐廳的另一招牌, 豬柳新鮮, 麵包自製外脆內軟(也是書上寫的). 不過我沒太能欣賞豬扒包的美味. 大概是從小在家吃膩了吧. 小時由外婆一手帶大, 外婆又是澳門人, 她常煎的豬扒, 才是最美味的澳門豬扒. 葡撻, 不錯, 皮酥餡實在. 熱熱的吃更好. 不過因為他第一道就上了蛋塔, 我又死硬要吃完鹹點才吃甜點, 所以等我吃時已經涼掉了. 澳門茶餐廳總店: 九龍尖沙咀樂道25-27號地下 電話:(852) 2366-8148 傳真:(852) 2377-0268 (5月29日)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

回台灣兩年多, 經過幾次西方名畫在台的展覽, 對看這類畫展已經失去了信心. 一方面在主辦媒體的強烈宣傳促銷下, 看展人潮總是多到根本沒法好好的看畫, 另一方面畫展的空間動線也非常令人失望, 看畫的品質低落. 台北市立美術館這次的「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Arcadie-Dans les Collections du Centre Pompidou), 雖然打著有許多名家名畫, 但也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這次端午後的週六因為有許多人要補班, 而我卻不用上班, 忽然想起可以趁這天也許不會有太多人看展的日子來參觀一下. 不過後來發現其實不用上班的人非常多. 一時也讓我擔心看展狀況並不會如我想像的好. 上次來北美館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我甚至懷疑以前根本不曾來過. 前一天隨機約了兩個人一起來看展. 由於各種原因, 我在美術館前廳等了約45分其他兩人才不約而同前腳跟後腳的步入. 所幸真的沒甚麼人潮, 等人的這45分鐘之內進來的人流也是穩定的少. 售票處完全不用排隊, 滿慶幸選了這天來. 不過, 後來聽星期天去的朋友說, 星期天看展的人也是很少. 這真是令人感到訝異. 不過後來想想, 也是有合理的解釋. 一則因為這次主辦單位沒有報紙媒體大人, 所以活動宣傳不像前些展如米勒與安迪沃荷那樣, 弄的人所周知, 造成看展的一個流行氣勢. 另一方面, 也許是考試季節到了, 學生人潮少了. 北美館畫廊空間挑高夠, 不像故宮, 史博館那樣給人壓迫感, 再加上"沒有人潮", 讓看展真正變成舒服的事, 可以好好的看畫. 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由龐畢度中心副館長迪迪耶.歐登傑 (Didier Ottinger) 策展, 以 普桑 (Poussin) 的「阿卡迪亞牧人」(The Shepherds of Arcadia) 這幅畫延申出數個主題 : 黃金年代, 信使, 阿卡迪亞, 重現阿卡迪亞, 豐盈, 虛幻, 享樂, 和諧, 夜, 與草地上的午餐十個子題. Arcadia 原是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 理想國, 然而普桑的阿卡迪亞牧人裡卻指出即使在阿卡迪亞中死神也沒有缺席. 龐畢度館長對這次畫展的介紹說明此次主題: 此乃神話之境,烏托邦之地,既是難以捉摸的夢境,又是對未來許下的承諾。展出作品的作家包括了 畢卡索、米羅、馬締斯、布拉克、布列松、夏...

潮樓早茶

潮樓位在尖沙咀 北京道一號 (1 Peking Road) 的十樓. 北京道一號是棟得過2oo4年香港建築設計方面獎項的新穎摩天大樓, 某個角度有點像杜拜帆船酒店. 大樓一邊對著文化中心, 另一面對著Harbour City 購物中心. 開在這樣的名大樓, 這樣的地點, 加上講究的中式內裝與logo, 頗有"潮"感.潮樓的一大特色是他面對的維多利亞港與香港本島. 位在十樓, 與海港之間沒有高樓阻礙視線. 挑個靠窗的好位置坐下, 便可以一面吃飲茶一面俯瞰繁忙的港區與眺望對面高樓林立的香港. 潮樓除了上述的"潮"感外.另一大好處是, 週一到週六12:15之前結帳的早茶價格便宜到跌掉下巴. 如果你喜歡這裡的點心的話, 潮樓可以算個天堂了. 正價小點18 中點21 大點24 特點29, 週一到週六12:15前結帳以半價計. 網路搜尋了一陣, 發現叫好的聲音還真的滿多的. 之所以會來潮樓, 一方面離住的地方近, 另一方面也是經過朋友的推薦. 早上十點來到, 已是高棚滿座. 捨棄了老牌著名的茶樓, 滿懷期待的來到這裡飲早茶. 最近一陣子我常以叉燒酥來評斷茶樓. 潮樓的叉燒酥小小的, 可謂一口叉燒酥. 一口咬下去, 此酥並不酥, 頗令我失望. 再則, 第一口咬在1/3段的地方, 內餡竟是白色的粉漿, 簡直要哭出來了. 此行只有兩個早上, 第一天就踩到個大地雷嗎? 再一口咬到中間才看到一小塊叉燒. 真是沒甚麼好說的. 雖然單上打的是皮蛋瘦肉粥, 不過今天只供南瓜瘦肉粥. 味道還不錯, 不過還吃的出來是用碎米煮的, 未經久熬, 不是預期中的廣東粥模樣. 也許南瓜粥都是這樣的? 蝦仁腸粉表現正常. 潮汕蝦餃皇, 粉皮晶瑩剔透, 不是一般的蝦餃皮, 內餡(蝦)多到到皮都蒸爆了. 味道也鮮美, 一定要嘗嘗. 煎蘿蔔糕一向是評斷茶樓的benchmark. 這是今天第二個災難. 一口咬下去就是粉的感覺而已, 口感糟. 煎工一般, 也許體積大影響口感. 沒有蘿蔔糕的味道. 蘿蔔成份大概很少, 從斷面看起來也是很少. 奶黃包, ok. 忘了這叫甚麼魷魚了. 算是這餐裡口味口感都不錯的一樣. 魷魚QQ不老, 味道重. 還好最後加點了這道, 所以沒有因為前面...